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下油砂山组(N21)为南八仙油气田主力油层,以细砂岩为主.对其岩心、钻井、录井和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研究表明,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及滨浅湖沉积.利用井间模拟技术,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沉积体系砂体模式,共区分出五种类型的砂体,包括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沙坝砂体、远沙坝-席状沙砂体、滨浅湖坝砂体、滨浅湖滩砂体.研究区包括四种砂体搭接类型(孤立分散、水平搭接、错位叠置、垂向叠置);整个研究区河道砂体广泛发育,四种搭接类型砂体交替出现;顺物源方向砂体的连通性好于垂直物源方向,前三角洲-滨浅湖砂体、三角洲平原砂体连通性较差;三角洲前缘砂体连通性较好;总体上砂体连通性表现为从沉积中心向外先变好再变差的特征.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油气相态特征
柴达木盆地
南八仙油气田
凝析气藏
流体
相态
特征
分布
规律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构造及演化特征
南八仙
构造特征
演化特征
沉积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油气相态特征
柴达木盆地
南八仙油气田
凝析气藏
流体
相态
特征
分布
规律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的出砂机理与控制方法
储集岩
砂岩
胶结物
完井方式
完井液
地层损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下油砂山组砂体展布特征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南八仙油气田 下油砂山组 辫状河三角洲 滨浅湖 砂体展布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12.24
字数 3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明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85 378 11.0 14.0
2 汪立群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3 336 11.0 18.0
3 李清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7 106 5.0 10.0
4 颜冠山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0 0.0 0.0
5 涂加沙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八仙油气田
下油砂山组
辫状河三角洲
滨浅湖
砂体展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