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心动过速
房性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的房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主动脉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
希氏束
导管消融术
无冠窦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道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老年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希氏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疗效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房速 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主动脉无冠窦 电生理特征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6-6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4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1674-4055.2014.06.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智红 60 356 10.0 16.0
2 李学斌 183 739 13.0 21.0
3 陈方 61 307 10.0 13.0
4 任学军 54 172 8.0 10.0
5 汪烨 18 69 5.0 8.0
6 王云龙 22 42 4.0 6.0
7 张俊蒙 8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房速
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主动脉无冠窦
电生理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