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PICU住院治疗的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转归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 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检出肠道病毒71型感染,给予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机械通气、循环支持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度过急性期,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功能受到抑制,导致上机时间长、撤机困难.7例头MRI示脑干、桥脑、延髓异常信号,1例脑组织肿胀.8例均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其中最小1例为8月龄,最大者22月龄,平均年龄(13.13 ±4.22)月龄.平均于第(25.63±8.86)天气管切开,最长上机时间863 d,最短上机时间27 d,平均上机时间150 d.经随访至2013年6月死亡4例,存活4例,存活者成功拔管2例,分别在病程的第9个月及第1个月,另2例随访至今仍气管切开中.结论 气管切开在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降低气道阻力,减少通气死腔,清除气道分泌物,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时机.危重症手足口病虽经积极抢救病死率下降,但3年随访患儿脑损害为不可逆改变,其中4例反复患有肺炎、肺不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推荐文章
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结果
手足口病危重症预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
危重病
综述
预警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管切开术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危重症手足口病 气管切开 肺水肿 脑干脑炎 儿童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9-4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4.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科感染科 13 49 5.0 6.0
2 陈益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科感染科 27 11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8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危重症手足口病
气管切开
肺水肿
脑干脑炎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月刊
1673-4912
11-5454/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8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2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