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腰椎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S)、腰椎退变性侧(后)凸(LDS)行腰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诊断、是否翻修手术、手术方法、减压节段数、融合方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漏的诊断、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按1:3配比选择对照组,观察脑脊液漏组术后引流特点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共纳入因退变性腰椎疾患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1425例,其中男675例,女750例,年龄16~80岁,平均54.6±13.1岁.LDH 378例,LSS 647例,LS 304例,LDS 96例;初次手术1351例,翻修手术74例;1节段减压635例,2节段减压491例,3节段减压204例,4节段及以上减压95例.术后57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0%,其中LDH 7例,发生率为1.9%;LSS 30例,发生率为4.6%;LS 13例,发生率为4.3%;LDS 7例,发生率为7.3%.4种疾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翻修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为12.2%;初次手术发生脑脊漏48例,发生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节段数4节段及以上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3.7%,高于1节段(1.9%)、2节段(3.7%)和3节段(6.9%)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翻修手术和减压节段数≥4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漏患者采用预防感染、体位调节、引流管留置平均5.6d,卧床休息6~7d,无一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或感染,无一例形成脑脊液囊肿或瘘管,但引流量较对照组大.结论:翻修手术与减压节段数≥4是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5~6d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