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发现的稠油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本地区稠油密度为0.8812~0.9406g/cm3,粘度为53.30~2571.14mPa·s,属于普通稠油.色谱特征显示该区稠油为非生物降解原油,各项成熟度参数偏低;从塔21-77、塔21-79等斜坡上的单井来看,南屯组一段和南屯组二段发育暗色泥岩,具备一定的生油潜力,但成熟度较低;通过油源对比,稠油甾萜烷显示的成熟度介于洼槽中心南屯组一段源岩与斜坡带南屯组源岩之间;综合分析表明该区稠油主要为洼槽中心南屯组一段泥岩所生成熟原油与本地南屯组一段泥岩所生低成熟度原油的混源油.用大庆油田开发的分层产能贡献比例计算软件,定量计算洼槽中心南一段源岩和本地南一段源岩的贡献比例,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来源于洼槽中心的南屯组一段成熟源岩比例急剧降低,斜坡带低熟源岩比例迅速增加,比例分别为25.27%和94.75%,表明远离生油洼槽的稠油主要是本地源岩所生.下步可在有效源岩区甩开勘探,寻找稠油油藏.
推荐文章
南贝尔凹陷东次凹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塔木察格盆地
南贝尔凹陷
东部次凹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
西湖凹陷北部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北部
渐新世
始新世
天然气
碳同位素
轻烃
煤型气
煤系烃源岩
垂向运移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西准噶尔
地化特征
找矿标识
成矿模式
安徽月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安徽
月山岩体
岩石化学
微量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贝尔凹陷东次凹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来源期刊 西部探矿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南贝尔凹陷 稠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混源油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钻掘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2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珍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贝尔凹陷
稠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混源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探矿工程
月刊
1004-5716
65-1124/TD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58-159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28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