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简述了世界鼠尾草属传粉模式多样性,从宏观层面对东亚鼠尾草属分布中心——中国的鼠尾草属传粉模式进行归纳与总结.研究补充了以往所缺乏的东亚鼠尾草属核心类群的雄蕊结构和传粉模式,并提出雄蕊结构的可能进化方向.根据花器官形态、内部结构、雄蕊特征、花粉接触传粉昆虫的部位,将中国分布的鼠尾草属植物划分为3种模式类型:Type Ⅰ,短药隔杠杆传粉模式(short-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弧隔鼠尾草亚属(subg.Salvia Benth.),其雄蕊药隔短,属原始结构类型;TypeⅡ,长药隔杠杆传粉模式(long-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荔枝草亚属(subg.Sclarea Benth.),雄蕊药隔明显伸长,是典型的背部杠杆传粉结构;TypeⅢ,退化杠杆传粉模式(degraded-lever type),主要发生在鼠尾草亚属(subg.Allagospadonopsis Briq.),花冠筒变短变窄,雄蕊下臂明显退化,传粉者无需进入冠筒即可取食花蜜,花粉触碰昆虫头部,进而杠杆作用弱化.研究表明,鼠尾草属传粉模式的进化趋向于提高传粉者的专一性,同时保证传粉过程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忠实性,推测具有退化雄蕊下臂的TypeⅢ模式可能更为进化.比较美洲和地中海2个进化分支的雄蕊结构和进化趋势,东亚多样性中心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毫无疑问,雄蕊结构与花器官和传粉功能高度相关,是适应传粉者的进化表型,它的进化对东亚分支的物种辐射与多样性形成可能具有关键作用.
推荐文章
高山物种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 Diels)访花昆虫多样性与传粉行为变化
鼠尾草属
传粉者多样性
多变气候
繁育系统
盗蜜
6种鼠尾草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鼠尾草属
种质资源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中国弧隔鼠尾草亚属(唇形科)的分布格局
弧隔鼠尾草亚属
宽球苏组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传粉者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鼠尾草属东亚分支的传粉模式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鼠尾草属 杠杆传粉模式 花器官多样性 适应辐射 东亚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个体与基础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2289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8152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琦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64 552 13.0 22.0
2 魏宇昆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11 85 5.0 9.0
3 黄艳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7 27 3.0 4.0
4 葛斌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8)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鼠尾草属
杠杆传粉模式
花器官多样性
适应辐射
东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