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 审美无利害在18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那里萌芽,经由康德正式提出,后在叔本华、布洛和闵斯特堡等人中得到发展.自康德把审美无利害作为与知识和道德领域区分的不同特征后,审美无利害就成为现代审美的一般原则,并为后世美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无论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还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等都是康德审美无利害理论的变相发展,它们是一系列家族相似的概念.尽管审美无利害作为现代审美的核心原则逐渐被巩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曾遭遇尼采、杜威、福柯、伊格尔顿等理论家的批判.
推荐文章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批评
审美文化
批评
多元化
同质化
情绪化
解构
重建
论禅宗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启示
美学思想
论当代艺术对"审美精英化"的消解
现代主义
当代艺术
精英阶级
审美精英化
论伽达默尔对艺术主体的解构与重构
《真理与方法》
主体
解构
重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当代环境美学对审美无利害的解构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当代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泽东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9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