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总结2例调整导管外固定位置即刻终止PICC置管后穿刺口渗液的护理经验。在充分消毒穿刺点周围后,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牵着导管慢慢调整,注意观察渗液情况,一旦减少,即刻放慢速度,停止渗液的位置即是最佳位置;如不停止,以渗液流出最少为度;调整者立即保持该位置给予纱布敷贴固定并制动,使导管与穿刺口在这个位置上固定下来,促使组织在最短时间完成自我修复。另外,穿刺者固定时需根据导管穿刺的位置,调整患者PICC穿刺口外露导管C型固定的弧度,避免休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牵拉穿刺口,适当加压,避免造成穿刺口渗液;护士在维护时要避免用力回撤导管,避免破坏穿刺口肉芽包裹。本组2例患者均在调整导管外固定位置后即刻终止渗液,效果确切。
推荐文章
PICC置管中运用心脏超声技术定位导管头端的研究
心脏超声
经外周静脉置入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头端定位
128例PICC置管术的护理体会
PICC
健康宣教
并发症
护理
改良PICC置管体位预防导管异位的临床研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改良体位
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腔内心电图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调整导管外固定位置终止PICC置管渗液2例的体会
来源期刊 护理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ICC 固定 穿刺口 渗液
年,卷(期) 2014,(13) 所属期刊栏目 静疗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2.9
字数 2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芬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21 390 9.0 19.0
2 朱华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7 253 9.0 15.0
3 曲晓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4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3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CC
固定
穿刺口
渗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学报
半月刊
1008-9969
44-1631/R
大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内
46-20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83
总下载数(次)
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