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二维、三维培养体系中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裂、增殖的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提供足够的种子细胞.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及羟乙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制备三维支架.选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传统二维培养体系以及在三维支架上接种培养2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收集细胞支架复合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B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传统二维条件下BMSCs培养2d,贴壁细胞开始展开,呈长梭形,3d后细胞以集落样方式分布,出现许多圆、亮的细胞,呈“放气球样”黏附于表面.在三维培养体系中,扫描电镜可观察BMSCs呈球形,细胞贴附于支架纤维上生长;HE染色可见大量圆形的细胞沿着支架纤维生长.结论 在三维培养体系中,支架、胶冻状物质、BMSCs、相关的细胞因子共同构成三维培养体系的微环境,与BMSCs共培养具良好的组织相容性,BMSCs表现出活跃的增殖能力.
推荐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三维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壳聚糖支架
三维培养
组织工程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细胞增殖测定
间质干细胞
骨髓
免疫细胞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二维及三维培养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三维支架,二维培养技术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9.2
字数 2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817.2014.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维平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67 301 10.0 13.0
2 赵文婧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19 55 4.0 7.0
3 刘玲珑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9 11 2.0 3.0
4 吴丽情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5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质干细胞
三维支架,二维培养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5817
45-1085/R
大16开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2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