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坑道施工官兵职业性危害因素,调查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为部队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检测及采样、实验室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结果 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中,不同作业人员接触的呼吸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6.5% ~48.5%,均超过10%,判定为矽尘;不同作业面总悬浮颗粒物检测结果显示,最大监测值达到36.40 mg/m3,属严重超标;岩凿机手和扒渣机手接触的作业环境噪声实测值分别达到105.2 dB和99.4 dB;台车操作手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长期最大峰值达到143.73 dB,除渣作业面CO实测值达27.5 mg/m3,均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作业人员肺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施工坑道内存在多种危害官兵健康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振动和CO、苯系物等有毒有害气体,可能会对作业官兵听力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等造成损害,应改进相关的防护措施.
推荐文章
工矿企业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范
工业生产
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人员
防范
儿童医院ICU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策略
儿童医院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因素调查
化学治疗
抗肿瘤药物
副反应
防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坑道施工作业环境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坑道 环境监测 职业性危害因素 健康监护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3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35.2
字数 4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袭著革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108 1421 20.0 35.0
2 林本成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21 84 6.0 8.0
3 刘亮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坑道
环境监测
职业性危害因素
健康监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