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乡村建设派是193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简称为"乡建派"。这一时期流派较多,其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不仅有一套乡建理论,而且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影响较大,且具有巨大的当代价值。
推荐文章
挖掘灵芝文化的当代价值
挖掘
灵芝文化
当代价值
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价值研究
陶瓷艺术
当代价值
文化
科学
艺术市场
论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
恩格斯
'跨越'设想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后发式国家
当代价值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视阈反思与时代价值
乡村建设理论
伦理反思
时代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
来源期刊 品牌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当代价值
年,卷(期) ppb_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0
页数 1页 分类号 C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婷婷 5 0 0.0 0.0
2 丁文 1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梁漱溟
乡村建设
当代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品牌
月刊
1671-1009
14-1289/F
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北路水西关正街26号
出版文献量(篇)
759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