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推荐文章
晋唐时期疫病病证认识浅析
晋唐时期
疫病
时间辩证
伤寒
温病
时行
天行
孤独的概念辨析
孤独
独处
抑郁
疏离感
干旱相关概念辨析
干燥
干旱
旱灾
概念
形成机制
秦汉时期中医食养探析
食养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晋隋唐时期中医疫病相关概念辨析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晋隋唐时期 疫病 伤寒 温病 时行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4.02.0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董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53 13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晋隋唐时期
疫病
伤寒
温病
时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