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从生态系统尺度探讨菌根资源与植物生物量累积的关系,调查了鼎湖山不同成熟度的三个森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菌根侵染情况。综合分析各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个体数、生物量和菌根侵染率发现:1)菌根侵染率与径向生长速率相关,植物生长迅速的阶段菌根侵染率更高。中径级(胸径15~30 cm)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的侵染率比小径级(胸径1~15 cm)个体的侵染率高,而大径级个体(胸径30 cm以上)的侵染率略低于中径级个体的侵染率。木荷(Schima superba)则表现出侵染率随着胸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2)树种在群落内的侵染率越高,其对群落生物量的贡献率越大。如马尾松在马尾松林和混交林的侵染率分别为(77.30±18.02)%和(40.50±14.42)%,其对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的贡献率达到87.43%,是对混交林生物量贡献率(17.51%)的5倍。混交林和阔叶林的共有优势树种锥的侵染率和生物量贡献率也有存在相同规律。3)根系碳储量占群落总碳储量比例较高的群落其优势树种平均侵染率相对较高。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根系碳储量占群落总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55%、54%、42%,群落优势树种平均侵染率分别为(66.73±10.55)%、(46.97±27.28)%、(54.22±25.45)%,马尾松林的根系碳储量和平均侵染率均高于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以上结果表明,菌根真菌侵染对于植物个体生长速率以及群落水平的生物量累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对2种引进树种的菌根侵染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
美国白蜡
复叶槭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对2种引进树种的菌根侵染率和生物量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
美国白蜡
复叶槭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对植物水分关系的影响及机理
丛枝菌根真菌
共生
水分运输
非水力信号
根冠通讯
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三叶草
黑麦草
N∶P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菌根真菌侵染对植物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菌根 群落 侵染率 生物量 胸径 根系碳储量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15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4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倩媚 21 1273 18.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8)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4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菌根
群落
侵染率
生物量
胸径
根系碳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