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应用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后,辅助常规引流包扎敷贴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DR脱细胞异种皮三类伤口处置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67例胫腓骨骨折合并O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A、B、C3组.A组患者32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术后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治疗;B组患者18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C组患者13例,经皮肤切开直视复位和内固定后采用DR脱细胞异种(猪)皮覆盖治疗.所有患者至伤口软组织恢复后,再行二次手术游离植皮肤修复.观察术后不同时间3组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创面渗液量以及疼痛情况、小腿周径,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和二期创面修复时间.结果 A组第4、7、10天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5.6% (5/32)、18.8% (6/32)、25.0% (8/32),B组未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C组于第10天有1例(7.7%)细菌培养阳性;B、C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3d创面渗液量均明显多于B、C组[术后1 d:(516 ±57)ml比(196±37)、(464±59) ml;术后2 d:(502±62)ml比(142±31)、(388±40) ml,术后3 d:(372±51)ml比(77±31)、(291±51)ml],并且B组渗液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术后1、4、7d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8.17±0.52)、(0.91±0.35)、(5.89±0.51)分;术后4 d:(8.81±0.39)、(0.75±0.26)、(5.67±0.43)分;术后7 d:(8.63±0.47)、(0.74±0.33)、(5.46±0.47)分;均P<0.05].术后2、4、6、8、10、12、14 d,B组小腿周径均低于A、C组[分别为:(3.09±0.74)cm比(6.96±0.52)、(5.72±0.48) cm,(3.56±0.48) cm比(8.27±0.47)、(6.72 ±0.51)cm,(3.43±0.42) cm比(8.32±0.46)、(6.27±0.39) cm,(2.41 ±0.35)cm比(5.27±0.42)、(3.15±0.41)cm,(1.87±0.44)cm比(4.22±0.34)、(2.78±0.51) cm,(0.68±0.11)cm比(2.59±0.31)、(2.09±0.18)cm,(0.01±0.08)cm比(0.12±0.11)、(0.08±0.0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2、4、6、8、10 d,C组小腿周径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二期创面修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2±9)、(22±7)、(29±5)d,(13.8±5.3)、(2.6±0.5)、(7.6±2.7)次,(10.7±5.1)、(5.3±2.3)、(7.7±5.1)d,均P<0.05].结论 直视复位结合内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OCS可减少治疗住院时间,减少伤口感染率和创面渗液量,避免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DR脱细胞异种皮治疗效果不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但适合经济困难患者选用.
推荐文章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和体会
胫腓骨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症
观察
护理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胫腓骨骨折
骨筋膜综合征
护理体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创面处理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脱细胞异种皮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8-7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3.42
字数 4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4.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任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 8 45 4.0 6.0
2 姜卓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共引文献  (651)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胫腓骨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脱细胞异种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