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为该药的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清洁级癌症研究所(ICR)小鼠240只为受试对象,按体重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组(0.2 g/kg)、通脉益智高剂量组(14.4 g生药/kg)、中剂量组(7.2g生药/kg)、低剂量组(3.6g生药/kg).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致痛实验来研究通脉益智颗粒的镇痛作用.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通脉益智颗粒组给予最大给药浓度、给药体积灌胃,与阴性对照组对照比较,连续观察14 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死亡数及主要脏器变化.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通脉益智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抑制效果明显[吸光度:(0.7±0.4)、(0.6±0.3)比(1.2±0.5)](P<0.05).通脉益智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的耳肿胀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8±2.8)、(5.4±3.9)、(4.8±2.1)g比(9.2±2.5)g](P<0.05或P<0.01).通脉益智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的耳肿胀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0±25)%、(46±21)%、(43±30)%、(38±16)%比(72±17)%](P<0.05或P<0.01).通脉益智中剂量组给药后45、90、135 min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6.2±4.5)s比(16.6±4.4)s、(24.7±4.4)s比(14.9±4.8)s、(20.6±3.0)s比(16.1±4.8)s](P<0.05或P<0.01);通脉益智高剂量组给药后45、90 min的痛阈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3.6±5.0)、(20.4±6.5)s](P <0.05或P<0.01);阿司匹林组给药后45、90、135 min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0.8±7.5)、(27.5±8.6)、(22.6±4.4)s](P<0.01).通脉益智中、高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的潜伏期、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6.8±0.6)、(6.6±1.7)、(7.2±1.3) min比(4.8±2.0)min;扭体次数:(23±9)、(22±7)、(16±9)次比(33±10)次](P<0.05或P<0.01).MTD试验中,以最大给药浓度(4 g生药/ml)、给药体积(0.03 ml/g)1 d 1次灌胃小鼠,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出现死亡.通脉益智组和阴性对照组雌雄性小鼠给药14 d后体重与给药前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脉益智组:(30.6±2.7) mg比(23.5±1.4)mg、(33.0±0.9) mg比(22.8±1.3)mg;阴性对照组:(29.8±2.7)mg比(22.7±1.5)mg、(34.0±1.6)mg比(23.2±1.1)mg] (P <0.01).通脉益智颗粒的最大耐受量为120 g生药/(kg·d),相当于60 kg人临床用量的150倍.结论 通脉益智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提示通脉益智颗粒在临床推荐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推荐文章
舒筋活血药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研究
舒筋活血药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量
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参麻益智方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量
椒枝软胶囊镇咳平喘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研究
椒枝软胶囊
镇咳作用
平喘作用
抗炎作用
急性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脉益智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通脉益智颗粒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2-7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1
字数 54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4.05.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过伟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13 794 16.0 22.0
2 李璘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30 717 14.0 26.0
3 卢巧喜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 5 2.0 2.0
4 冯靖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8 9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共引文献  (19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脉益智颗粒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