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100例危重病患者,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50例)和存活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PTA及其他实验室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死亡组PTA明显低于存活组(t=-3.09,P<0.05)。 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出科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PTA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为(0.61~0.82),最佳诊断值为42.50,灵敏度为66.00%,特异度为66.00%。 PTA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当PTA在0~10%时,死亡率高达100%。结论 PTA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TA越低,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推荐文章
危重病患者SIRS期细胞因子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脓毒症综合征
生物因子
阿普加评分
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相关因素对重度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重度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影响因素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凝血酶原活动度 危重病 预后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8-6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14.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小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2 5 2.0 2.0
2 林锡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2 7 2.0 2.0
3 马继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39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酶原活动度
危重病
预后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月刊
1672-3686
33-1311/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邵逸夫医院)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