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参花搽剂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按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主药苦参中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倍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三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化该制剂制备工艺.采用K-B纸片扩散法,观察该制剂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复方参花搽剂最佳制备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小时.该制剂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经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复方参花搽剂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价值.
推荐文章
烧伤搽剂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烧伤搽剂
纸片扩散法
琼脂稀释法
抑菌作用,体外
复方痢菌净搽剂的制备及初步安全性稳定性考察
痢菌净
左旋咪唑
搽剂
正交设计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中药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复方黄连注射剂的体外抑菌和耐药抑制作用研究
复方黄连注射剂
体外抑菌
耐药抑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参花搽剂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复方参花搽剂 制备工艺 体外抑菌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43
字数 21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115.2014.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典瑞 山东大学药学院 33 371 13.0 18.0
2 高云 山东大学药学院 20 46 4.0 5.0
4 邵春月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方参花搽剂
制备工艺
体外抑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泰山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115
37-1199/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