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两种羟基乙酸活肤液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自身半脸对照试验.6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配左右面部为试验侧或对照侧,依次应用浓度为20%、35%、50%、70%两种羟基乙酸活肤液治疗4次,第1次与第2次治疗间隔2周,以后每4周治疗1次.每次治疗前及最后1次治疗后4周计算两侧面部炎性和非炎性皮损数,并按照6级评分法分别观察痘印、毛孔粗大和痤疮瘢痕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2、6、10、14周后,试验侧炎性皮损改善率分别为20.4%、43.3%、66.9%、80.2%,对照侧分别为21.6%、44.2%、68.1%、79.8%;试验侧非炎性皮损改善率分别为18.5%、34.0%、41.3%、59.6%,对照侧分别为17.8%、31.2%、44.9%、57.1%.试验结束时,试验侧有效率为80.0%,对照侧有效率为78.3%.羟基乙酸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红斑、白霜等不良反应,经冷敷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两侧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羟基乙酸活肤液治疗面部痤疮均有效.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羟基乙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痤疮,寻常 羟基乙酸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6-4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149 888 16.0 24.0
2 李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35 155 8.0 11.0
3 鲜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 12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痤疮,寻常
羟基乙酸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