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系统种植体术后1年中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检查,总结出不同系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稳定性差异.方法:检测BLB,3I及ITI三种系统共75枚种植体术后1年中的骨吸收量,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及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选取种植部位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共32颗作为对照.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期中,BLB种植体骨吸收量高于3I及ITI种植体(P<0.05).基台连接9个月后,3种系统种植体mBI及PD值均高于天然牙(P<0.05).BLB种植体AST水平在基台连接第6、9个月时高于天然牙(P<0.05),而3I及ITI种植体AST水平与天然牙无显著差异.结论:31(Osseotite)和ITI(SLA表面)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稳定性均优于BLB(HA涂层)种植体,3种系统种植体在植入1年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体-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种植体
骨结合部位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
种植体周围炎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系统对种植体周组织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种植系统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骨吸收 天冬氨酸转氨酶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0-543,5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延民 194 754 13.0 18.0
2 孟维艳 38 140 6.0 9.0
3 蔡青 17 53 5.0 6.0
4 张宾 8 88 3.0 8.0
5 王柏翔 3 5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种植系统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骨吸收
天冬氨酸转氨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28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