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木鱼歌,是明末清初起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用粤方言演唱的民间说唱形式.它的自然传承是在人们的劳动或闲暇、民俗节庆及民间信仰等日常生活场域中生发并繁盛起来的,而今,现代化、多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使木鱼歌日渐从原生场域中淡出.在国家和地方文化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的木鱼歌其传承与发展呈现出“表演舞台化”“传承校园化”“主体精英化”的生存特征.透过传统文化事项遭遇现代化变迁乃至变异的种种表象,我们既要看到“非遗”申报与保护为木鱼歌于当代社会生活所拓展的新的舞台表演空间;同时,也有必要认真审视这种“去脉络化”的民间文化保护与重塑所带来的“主体的缺位”“文化功能的趋同”及“传承的局限性”等弊端.
推荐文章
生态影像田野调查方法
生态影像
田野调查
生态环境
乡村生活状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资料的保护制度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野调查
保护制度
著作权
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非遗舞蹈
传承发展
路径思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谁的“非遗”?——东莞木鱼歌的田野调查与思考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地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琼 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26 4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