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的建筑文化延续数千年,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国建筑是既有艺术形象,又同时有不同功能的构筑物,无论是象征皇家权势庄严的宫殿,还是满足人民大众栖身的民居、代表宗教信仰的寺庙或供游人憩息观赏的园林,都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有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一直以来,传统建筑与文化始终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化,笼统地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通过符号系统沿袭和传递,文化的核心由来自历史传统而积累的观念所构成.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的,只具有实用的目的.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才具有审美的性质.在各门艺术中,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入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
建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表达一定的文化意义.一处建筑显示出一种文化意义,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文化会在建筑上表现出来,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延续和发展着.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相适应,产生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人类发展的灵魂是文化,而建筑本身又是社会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按照自己的文化塑造了周围的建筑,而建筑又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可以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建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