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颅痛颗粒对偏头痛风湿夹瘀证模型大鼠的效果.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偏头痛风湿夹瘀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治疗组予以颅痛颗粒2g/ (kg·d)灌胃;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mg/ (kg· d)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7天.于造模第1、14、21天观察大鼠体温、进食量、大便含水量、2h内的搔头次数,于造模第14、21天采用Image J 1.36b图像分析软件记录各组大鼠舌象绿色、蓝色、红色的成分数值.结果 与空白组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大鼠第14、21天时体温、进食量明显降低,大便含水量明显升高,搔头次数增加(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第21天体温、进食量明显升高,大便含水量降低,搔头次数减少(P<0.05或P<0.01).治疗组第21天舌象红色、绿色、蓝色成分数值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显著降低,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颅痛颗粒对偏头痛风湿夹瘀证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特别是中医证候特征改善明显.
推荐文章
痛宁胶囊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浆NO和5-HT浓度的影响
痛宁胶囊
偏头痛
硝酸甘油
一氧化氮
5-羟色胺
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大鼠硬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偏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
硬脑膜
肥大细胞脱颗粒
归辛颗粒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大鼠偏头痛的作用
归辛颗粒
偏头痛
动物模型
行为
5-羟色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痛颗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颅痛颗粒 风湿夹瘀证 偏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证候特征
年,卷(期) 2014,(1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2-150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14.17.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思进 166 876 14.0 20.0
2 陈辉 25 143 6.0 10.0
3 白雪 137 676 11.0 18.0
4 罗钢 35 23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痛颗粒
风湿夹瘀证
偏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证候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