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分析脊柱后路手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观察不同处理方法治疗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脊柱后路手术早期切口感染患者,其中表浅感染7例,深部感染2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原学、药敏试验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患者感染时间为术后2~15 d,共分离出菌株3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株(54.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13株,39.4%);革兰阴性杆菌15株(45.5%),以大肠杆菌居多(6株,18.2%)。药敏试验提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100%)。7例表浅感染者经换药后治愈;23例深部感染者经伤口彻底清创,置管冲洗引流,且均保留内固定,亦未见感染复发。结论脊柱后路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深部感染者,应早期扩创、持续灌注冲洗引流并使用万古霉素。
推荐文章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18例临床分析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脊柱损伤
切口感染
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脊柱后路手术
外科伤口感染/病因学
外科伤口感染/治疗
老年脊柱术后急性感染诊断及治疗
脊柱术后感染
MRI诊断
高负压封闭引流术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柱后路术后早期感染的细菌学分析及治疗效果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脊柱 伤口感染 细菌学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9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14.09.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才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112 728 13.0 20.0
2 章仁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19 149 6.0 11.0
3 董福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27 231 8.0 14.0
4 石发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
伤口感染
细菌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