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山莨菪碱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肌梗死面积、血流动力学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Ⅰ/R组)、缺血后适应组(IPC组)、缺血后适应+芬太尼处理组(IPC+F组)、缺血后适应+山莨菪碱处理组(IPC+山莨菪碱组)及缺血后适应+芬太尼+山莨菪碱处理组(IPC+F+山莨菪碱组)6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予结扎;I/R组予以直接恢复再灌注;IPC组缺血30 min后予以3轮复灌30 s/缺血30 s的缺血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IPC +F组、IPC+山莨菪碱组、IPOC+F+山莨菪碱组缺血28 min时经耳缘静脉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及山莨菪碱两种药物的后处理,30 min后予以缺血后适应再恢复再灌注等不同处理方式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缺血前(T0)、缺血30 min(T1)、复灌30 min(T2)、复灌60 min(T3)和复灌120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T0时L/R组、IPC+山莨菪碱组心率乘积收缩压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1.4),(16.8±1.6)×103mmHg/min比(15.7±1.0)×103mmHg/min] (P<0.05);T1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IPC+山莨菪碱组心率收缩压乘积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1.9)×103mmHg/min比(15.6±0.9)×103mmHg/min] (P <0.05);T3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I/R组心率收缩压乘积高于S组[(16.7±1.4)×103mmHg/min比(15.6±1.0)×103 mmHg/min(P<0.05).S组、I/R组、IPC组、IPC+山莨菪碱组、IPC+F组、IPC+F+山莨菪碱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47±7)%、(35±5)%、(24±4)%、(25±4)%、(15±5)%.IPC+F+山莨菪碱组较IPC组、IPC+山莨菪碱组、IPC+F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IPC+山莨菪碱组与IPC+F组较IPC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IPC+山莨菪碱组与IPC+F组之间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I/R组、IPC组、IPC+山莨菪碱组、IPC+F组、IPC+F+山莨菪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0、4/8、5/8、2/8、3/8、4/8.不同处理组之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缺血后适应与芬太尼、山莨菪碱联合的后处理方式均对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且两种药物与缺血后适应联合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单药联合缺血后适应.
推荐文章
氢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梗死面积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家兔
血流动力学
左室收缩压
左室舒张末压
正负等容收缩期左室压上升或下降速率
黄龙通络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黄龙通络胶囊
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
ATP酶
心安颗粒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心肌Ca2+的影响
心安颗粒
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芬太尼联合山莨菪碱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和血流动力学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梗死面积 芬太尼 山莨菪碱 缺血再灌注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9-14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5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4.10.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方江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85 559 12.0 20.0
2 张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导管手术室 19 37 3.0 5.0
3 李清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导管手术室 15 38 4.0 5.0
4 张文婷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 12 47 4.0 6.0
5 王晓元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 38 9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缺血
梗死面积
芬太尼
山莨菪碱
缺血再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