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佛的根据等问题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体论学说.”(方立天《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而对于关注人生的佛教来说,本体论的旨归就在于说明净化人心的可能性.以下举空宗、有宗(唯识宗)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 大乘空宗提出的“缘起性空”论是祛除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执著后的“缘起性空”,真俗不二,即第一义谛,即真如.《般若经》云:“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如”就是“实相”,就是“空性”,那么“空性”就是“如”、“实相”,“空性”就是本体.龙树在《中论》中对此加以阐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推荐文章
一种利用RDF(S)建立本体论的方法
本体论
RDF(S)
命名空间
公理
基于XML的网络协同制造本体论的研究
网络协同制造
本体论
XML
液压成套设备
本体论在Web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本体论
信息检索
语义
概念
用本体论来解决协同编著中的一致性问题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编著
本体论
一致性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净化人心如何可能?大乘佛教本体论的演化
来源期刊 中国宗教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宗军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宗教
月刊
1006-7558
11-3598/D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82-4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3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