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银颗粒中绿原酸和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327 nm,以外标法测定决银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SB-C18 (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74 nm,以外标法测定决银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 绿原酸在0.0177~4.54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25%);丹皮酚在0.0461~4.61 μg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98%(RSD=1.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决银颗粒的质量控制.
推荐文章
不同生长年限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研究
丹皮
丹皮酚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法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绿原酸含量
杏香兔耳风
绿原酸
含量
HPLC
RP-HPLC法同时测定金钱草和广金钱草中绿原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钱草
广金钱草
绿原酸
槲皮素
山柰酚
HPLC法测定肿节风中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肿节风
绿原酸
异嗪皮啶
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决银颗粒中绿原酸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决银颗粒 绿原酸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5-1227,12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3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4.09.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斌 257 1231 21.0 27.0
2 张宁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实验中心 87 1001 17.0 29.0
3 徐玲玲 67 505 12.0 20.0
4 年华 51 427 11.0 19.0
5 吴铁军 7 49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决银颗粒
绿原酸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