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较佳诊断指标.方法 选取66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原发灶部位、大小、原发灶纵横比(L/T)、边界、内部钙化灶、后方回声,血流分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然后探测同侧腋窝淋巴结,记录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L/T、皮质最大厚径和血流分布类型,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原发灶的位置、原发灶最大径、原发灶血流丰富程度、淋巴结局部皮质最厚径、淋巴结L/T、淋巴结血流分布类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淋巴结局部皮质最厚径、淋巴结血流分布类型、原发灶血流丰富程度、原发灶最大径、原发灶的位置及淋巴结L/T.结论 综合多项因素判别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将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更为准确地判断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
推荐文章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
腋窝淋巴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相关因素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3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9|R445.1
字数 21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霞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4 61 4.0 4.0
2 李泉水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7 72 5.0 7.0
3 熊华花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6 68 4.0 6.0
4 李振洲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5 27 3.0 5.0
5 陈胜华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5 64 4.0 5.0
6 郭国强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相关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