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垃圾坝是山谷型填埋场和横向扩建填埋场中常采用的增稳措施;破坏面在衬里结构不同界面间发生转移也是被证实的规律,考虑破坏面转移和垃圾坝作用的垃圾体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通过将衬里结构中破坏面转移点作为分界点,将滑动垃圾体分成5个楔体,利用极限平衡条件建立了五楔体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五楔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能够分析考虑破坏面转移和垃圾坝影响的填埋体稳定性;考虑破坏面转移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低于不考虑考虑破坏面转移的计算结果,考虑破坏面转移的计算方法能够发现更危险的情况;填埋场安全系数随垃圾坝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垃圾坝的背坡有一最优坡度,垃圾坝的背坡小于这一坡度时,发生“坝背破坏”模式;垃圾坝的背坡大于这一坡度时,发生“坝底破坏”模式;最危险破坏面通过填埋场的背坡和底坡的衬里,再通过垃圾坝的坝背衬里界面或坝底。
推荐文章
考虑地震与溃坝洪水共同作用的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方法
梯级水库
溃坝洪水
地震
坝坡稳定分析
可靠度指标
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随机地震反应
有限元
边坡稳定分析
土石坝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遗传算法
土石坝
边坡稳定
统一强度理论
优化分析
遗传算法
洪水入渗尾矿坝边坡渗流稳定性数值分析
洪水入渗
尾矿坝
渗流稳定性
数值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破坏面转移和垃圾坝作用的边坡稳定分析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破坏面转移 垃圾坝 边坡稳定分析 坝背 坝底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8-10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57
字数 5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4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建勇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2 2448 27.0 43.0
2 雷省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破坏面转移
垃圾坝
边坡稳定分析
坝背
坝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