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防控黄顶菊进一步在国内蔓延,明确黄顶菊的生长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设不同遮阴程度(0、50%和80%)和种植方式(黄顶菊单种、藜单种、两者混种)共9个处理,研究遮阴和种植方式对两种植物出苗率、光合荧光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遮阴有利于黄顶菊出苗,但是出苗不整齐,这是造成黄顶菊入侵性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猝灭(qP)、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量子产量(Y)、非光化学猝灭(qN)、水分利用效率(WUE)、茎生物量比(SMR)、冠宽(CW)和干物质积累量(DM)都增加,而比叶面积(SLA)降低;黄顶菊叶生物量比(LMR)显著增加,而藜不显著;黄顶菊DM增幅比藜的增幅高.80%遮阴下,藜Pn和DM都高于黄顶菊.自然光下,黄顶菊Pn、qN、WUE和相对竞争强度(RCI)最高,混种黄顶菊CW、DM和混种藜Pn、Y显著低于相应的单种处理.黄顶菊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比藜高.因此,黄顶菊耐阴能力比藜弱,两种植物都是通过增加SLA和降低LMR来适应弱光;黄顶菊适应强光的能力大于藜,自然光下混种黄顶菊通过增加SMR和降低CW来提高竞争力.
推荐文章
刈割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生长、气体交换和荧光的影响
黄顶菊
入侵植物
刈割
生长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遮阴和施氮对金荞麦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金荞麦
遮阴
氮肥
叶绿素荧光
施肥与竞争生长对入侵植物黄顶菊和本地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入侵生物
黄顶菊
光合特性
施肥
竞争生长
黄顶菊对入侵地群落动态及植物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黄顶菊
生理指标
生长指标
物种丰富度
生物多样性
入侵植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遮阴和藜竞争对黄顶菊光合荧光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黄顶菊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生长特性 相对竞争强度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6-2542
页数 分类号 Q945.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风娟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院 21 9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0)
共引文献  (646)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顶菊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生长特性
相对竞争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