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脾统血,主运化,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脾的运化能力不足,水湿停滞,大便泄泻,中医称之为脾虚泄泻。中医认为是因"暴泻"失治误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所致,其病机虚实夹杂,错综复杂[1]。笔者发现,脾虚泄泻患者症状顽固,药物治疗效果缓慢,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若配合调养和护理可明显促进康复。2013年4月我科疗养员出现1例脾虚泄泻患者,现将护理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患者,女,60岁。大便次数多,大便先溏后干,脘腹胀闷不已,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弱。症状近3个月反反复复,服中药汤剂治疗,未住院治疗。
推荐文章
脾虚宁胶囊对脾虚泄泻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脾虚宁胶囊
脾虚泄泻
T细胞亚群
思密达对脾虚泄泻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思密达
脾虚
泄泻
胃动素
胃泌素
以汪机固本培元法拟固本益肠方治疗脾虚泄泻32例
脾虚泄泻
汪机
固本培元
固本益肠方
疗效
复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脾虚泄泻患者的护理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调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美娜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31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