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水沙二相流运动的研究现状和SPH法基本原理,阐述了在水沙运动模拟中引入SPH法的可行性,总结了基于SPH法的水沙二相流模拟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认为:①通过离散含沙量对流扩散方程,可建立悬沙浓度变化SPH模型,据此可求解从小到大不同尺度的非均匀挟沙水流的含沙量变化,给出“含沙量粒子”的时空变化信息;②基于质点动力学,可建立悬沙粒子运动SPH模型,据此可求解泥沙颗粒在非均匀水流中的小尺度运动方程,给出水沙二相流的时空变化信息。但是,悬沙浓度变化SPH模型的局限在于“含沙量”实质上还是时空平均特征;悬沙粒子运动SPH模型的局限在于目前它只适用于求解SPH粒子总量较少的流动问题。
推荐文章
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非饱和带
水-气二相流
污染物运移
数 值模拟
SPH法在大坝表孔泄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数学模型
大坝表孔泄流
补水边界
无结构网格上平面二维水沙模拟的有限体积法
无结构网格
二维水沙方程组
有限体积算法
水沙输运
河床变形
基于SPH-DEM流-固耦合算法的滑坡涌浪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离散单元法
流-固耦合
滑坡
涌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SPH法的水沙二相流模拟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值模拟 SPH法 水沙二相流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泥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42.3
字数 3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4.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云 13 23 3.0 4.0
2 关见朝 15 40 4.0 5.0
3 王秀伶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值模拟
SPH法
水沙二相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