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AIREBO势函数、L.J势函数和Green-Kubo线性响应理论,结合分子动力学平衡方法模拟了碳纳米豆荚热导率.研究表明,C60分子的运动有益于能量传输,导致碳豆荚热导率高于空碳管.随着温度升高,碳豆荚热导率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长度增长,碳豆荚热导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收敛;而管径越大,热导率收敛速度越快,收敛长度越小.对于扶手椅型(n,n)碳豆荚,n≥11时,C60分子存在明显径向平移运动.碳豆荚热导率随着管径变大先降低后升高.碳豆荚热导率随C60填充率的增大而升高;但当填充率达到100%,因为此状态下C60分子的轴向平移运动突然消失,导致碳豆荚热导率突降.
推荐文章
化学处理法制备碳包铜导热纳米流体及其性能表征
碳包铜纳米粒子
纳米流体
导热性能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导热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学性能研究
碳包铝纳米颗粒
碳包铝/石蜡复合相变材料
热学性能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性能
碳/碳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石墨化度
导热性能
复合材料设计
Ar掺杂碳纳米豆荚的压缩与拉伸力学特性
Ar掺杂
碳纳米豆荚
分子动力学
C60富勒烯
压缩
拉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豆荚的导热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纳米豆荚 热导率 碳纳米管 富勒烯 分子动力学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2-11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欣欣 253 1494 17.0 25.0
2 冯妍卉 89 327 9.0 14.0
3 崔柳 9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豆荚
热导率
碳纳米管
富勒烯
分子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