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患者腹膜透析( PD)≥4年与4年内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发生率的区别。方法:收集1996年-2012年PD患者有关的感染和转归病历资料(前瞻性自1993年以来),患者分为两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 CCPD)≥4年以上患者组( n=43,简称≥4年组),进行CAPD, CCPD不到4年死亡或改为血液透析的患者组( n=213,简称﹤4年组)。观察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两组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出口感染、隧道感染的感染率。结果:﹤4年组与≥4年组出口部位感染者分别为1.2次/人·年和0.7次/人·年(P﹤0.0001),差异部分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0.45次和每年0.3次,P﹤0.001)和其他革兰阳性菌(0.28次/人·年和0.10次/人·年,P﹤0.001)造成的。两组的隧道感染率相同(每年0.2次)。结论:虽然≥4年组感染率较低,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较高,临床需要改良透析技术预防感染,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推荐文章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发生率
运用护理专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护理专案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管理
质量改进
原因分析
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
降低
住院患者
院内获得性感染
发生率
集束化策略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集束化策略
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液透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短期和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出口部位感染 隧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1,5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9.5
字数 1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生 15 6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出口部位感染
隧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