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金岳霖先生的“天真烂漫”,是别人想学也学不像的。这种性格在他少年时代已表现出来。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成风。少年金岳霖赶上了这股风潮,兴冲冲地剪掉了辫子,他觉得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剥皮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宅余和尚火。辫予一去不复返,此头干载光溜溜。”一时成为阁巷谈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此头千载光溜溜
来源期刊 乡音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少年时代 “剥皮诗” 辛亥革命 金岳霖 冯友兰 辫子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K25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年时代
“剥皮诗”
辛亥革命
金岳霖
冯友兰
辫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乡音
月刊
1003-6296
13-1018/D
16开
石家庄市维明北大街58号
18-21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4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