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瘦素( LP)和脂联素( AP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0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AMI 52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LP和APN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红蛋白( Mb)和肌钙蛋白T( cTnT),比较AMI组入院时及发病后12、24 h和对照组LP和APN水平,并分析发病后24 h AMI患者LP、APN与Mb、cTnT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入院时LP水平即开始升高,发病后12、24 h LP水平高于入院时,且发病后24 h LP水平高于发病后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病后12、24 h 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AMI组入院时APN水平即明显降低,发病后12、24 h APN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且发病后24 h APN水平低于发病后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时点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病后24 h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P与Mb、cTnT无相关性(r=0.35, P>0.05;r=0.17,P>0.05);APN与Mb呈负相关(r=-0.73,P<0.05),与cTnT无相关性(r=0.27,P>0.05)。结论LP及APN异常可能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P及APN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