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应用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6例,所有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均达标,同时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依帕司他50mg,一日3次,口服);对照组(甲钴胺0.5mg,一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周神经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短期疗效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临床疗效
通塞脉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通塞脉片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甲钴胺
疗效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青海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87.2|R9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勇利 53 145 6.0 9.0
2 罗玮 29 89 6.0 8.0
3 王淑琼 14 20 3.0 4.0
4 范培云 34 99 6.0 8.0
5 宋康 18 47 4.0 6.0
6 范晓霞 11 56 4.0 7.0
7 白秀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医药杂志
月刊
1007-3795
63-1018/R
大16开
青海西宁市南川西路69号
56-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7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