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表型的表皮葡萄球菌( SE)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luxS基因在SE形成生物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 TSB培养液、ATCC12228上清液以及ATCC35984上清液培养产生生物膜的 SE 标准菌株ATCC35984和不产生生物膜的ATCC12228菌株,并采用半定量法检测细菌间多糖黏附素( PIA)以及半定量PCR法检测LuxS基因在该菌株中的表达。结果在TSB培养液中, ATCC35984菌株能形成致密完整的生物膜,而 ATCC12228菌株不能产生生物膜。在ATCC35984上清液中,ATCC12228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增强, LuxS 基因表达降低。在ATCC12228菌株上清液中, ATCC35984产生生物膜能力下降,LuxS基因表达增强,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LuxS基因在SE形成生物膜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且不同表型的SE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
推荐文章
动态观察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生物膜的形成
链球菌,变异
基因,细菌
生物膜
吖啶橙
显微镜检查
真菌密度感应分子 Farnesol 在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表皮葡萄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混合生物膜
Farnesol
密度感应
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ε-聚赖氨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形成
细菌生长
低频超声联合抗生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渗透性的影响
生物膜
低频超声
表皮葡萄球菌
渗透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表型表皮葡萄球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LuxS基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QS系统 LuxS基因 半定量PCR 表皮葡萄球菌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12,6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8.11
字数 3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细菌室 15 10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QS系统
LuxS基因
半定量PCR
表皮葡萄球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