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DC-CIK细胞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3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均经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200 mg)或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缓解,2例M2患者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诱导缓解,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经VDC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缓解。所有患者应用大剂量强化化疗方案缓解后用 DC-CIK交替维持治疗。结果 DC-CIK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CD16﹢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介素( IL)-2、IL-12、IL-17、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提高,而IL-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微小残留灶WT1的检测显示3例AML 患者治疗前WT1阳性,经DC-CIK 治疗后转阴。IL-17健康对照组最高,未缓解及初治白血病最低,缓解组逐渐升高,DC-CIK治疗后接近正常。结论 DC-CIK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清除微小残留病变能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的抗急性白血病免疫效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推荐文章
DC-CIK细胞清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微小残留白血病
DC-CIK细胞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MRD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
杀伤细胞
白血病髓样,急性/治疗
微小残留病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
抗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髓样,急性
凌丹康复方配合DC-CIK治疗白血病临床观察
白血病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杀伤细胞/细胞因子诱导
中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C-CIK方案治疗41例急性白血病清除微小残留病变的疗效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DC-CIK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4.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瑞雪 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检验科 10 24 3.0 4.0
2 宋庆林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8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DC-CIK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