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效应,设计并制作了输电塔—线体系完全气弹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风速和风向角下单塔沿高位移响应、导线线端张力作用下的绝缘子动应变,导线1/4、1/2和3/4跨位移响应以及挂线后输电塔沿高位移响应.结果表明,输电塔挂线与不挂线位移响应随风速递增,且塔顶位移变化显著;强风作用下导线发生明显的风偏振动;挂线后输电塔线体系振动呈非线性耦合特性.重现了输电塔在极限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毁现象,与实际破坏模式相符.可见通过对输电塔进行局部优化,可在增加少量构件的情况下,使倒塔极限风荷载得以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输电塔线体系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动力特性
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非线性振动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输电塔线体系
风洞试验
非线性振动
混沌振动
基于气弹试验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致干扰特性分析
大型冷却塔
气动弹性模型
干扰效应
风致响应
等效梁格设计法
输电线风致响应的时频域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风洞试验
气弹模型
分裂导线
响应谱
气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输电塔—线体系风致响应分析
来源期刊 水电能源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结构优化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电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2,1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311.3|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铁华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3 280 10.0 16.0
2 梁枢果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86 1121 19.0 30.0
3 王述良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4 71 5.0 8.0
4 汤怀强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8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电塔—线体系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结构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电能源科学
月刊
1000-7709
42-1231/TK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内
38-11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0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51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