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评估提示性交班本在临床应用后对病房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根据常见高危险因素评估标准制定符合临床科室特点的交接班内容表,引导护士科学、全面的了解病区状况,并督促交接班落实。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风险评估能力、特殊检查的延迟率以及对病人危险分值知晓情况。结果:高危因素评估提示性交班本实施后,观察组的护士风险评估能力、特殊检查的延迟率以及对病人危险分值知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危因素评估提示性交班本有助于促进护士对于交班内容目标明确,提高不良事件的预防与警示作用。
推荐文章
反交班模式在急诊危重症病人交接班中的效果应用
急诊抢救
反交班
危重症病人
满意度
自我效能感
护士床边交接班的管理体会
床边交接班
工作制度
护理管理
SBARR沟通模式在EICU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SBARR沟通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室
床旁交接班
护理
五官科专科交班本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五官科专科交班本
交接班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危因素评估提示性交班本在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危险因素 评估 提示性交接班 内容 效果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5
字数 2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琼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31 105 6.0 9.0
3 周荣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22 42 5.0 5.0
5 何小玲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17 4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危险因素
评估
提示性交接班
内容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