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 )对大鼠肺气肿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 BALF )中白介素-17( IL-17)、白介素-6(IL-6)的影响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BMS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干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肺气肿模型组、BMSC治疗组。通过气管内注射猪胰蛋白酶诱导建立肺气肿模型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进行治疗。两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7、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气肿模型组和BMSC治疗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 P<0.05), BMSC治疗组较肺气肿模型组显著降低( P<0.05);ELISA法结果显示肺气肿模型组和BMSC治疗组血清和BALF中IL-17、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BMSC治疗组明显低于肺气肿模型组(P<0.05);病理观察肺气肿模型组和BMSC治疗组都可看到气肿样改变,BMSC治疗组与肺气肿模型组比较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 MLI)降低,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 MAN)增加(P<0.05)。结论BMSC可能通过调节炎细胞的增殖及趋化来干预IL-17、IL-6表达,以及促进受损肺组织的修复,来发挥对COPD的干预作用。
推荐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肺气肿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细胞移植
肺气肿
烟熏
弹性蛋白酶
模型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气肿模型治疗机制的探讨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介素-17 白介素-6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5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63.3|R392.4|R392.114
字数 3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伟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28 167 5.0 12.0
2 吴倩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23 194 7.0 13.0
3 王叶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3 6 2.0 2.0
4 王丽雁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介素-17
白介素-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