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多重耦合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热工水力具有流动换热耦合和回路间耦合的特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自然循环的建立时间、流动方向及多重耦合自然循环系统的热工水力解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瞬态流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预测自然循环建立时间、流动衰减等现象,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初始流速为零的自然循环流动方向与系统的加热及冷却设备布置位置有关,垂直布置换热面使系统具有固有循环流动方向。具有初始流速的自然循环系统,即使换热面垂直布置,初始反向流速超过临界流速后也可使自然循环系统流动方向发生翻转,从而使系统在与固有循环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行。提出了多重耦合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热工水力的简单解耦计算方法,能快速对多重耦合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热工水力进行分析计算,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均表明,以水为工质的自然循环回路载热能力近似与冷热源温差的1.5次方呈正比。
推荐文章
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失热阱瞬态研究
NTC-2D
自然循环
无保护失热阱
有保护失热阱
钠冷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程序开发
钠冷快堆
瞬态热工水力
安全分析
程序开发
THACS
摇摆运动下单相自然循环核热耦合特性研究
摇摆
自然循环
核热耦合
点堆方程
CARR堆芯热组件自然循环条件下特性分析
中国先进研究堆
燃料组件
CFD
自然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重耦合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瞬态特性及其热工水力解耦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自然循环 多重耦合 反应堆安全 热工水力 余热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5-17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4.48.10.177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莘馨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7 184 8.0 12.0
2 李笑天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6 203 6.0 14.0
3 李晓伟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 73 6.0 8.0
4 宋宇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104 3.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循环
多重耦合
反应堆安全
热工水力
余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