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为深入探究岩体非线性软化应变特性对隧洞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软化系数的岩体弹塑性软化模型,并推导了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应变的求解方法。然后,通过将本文方法与Brown方法、换算后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最后,探究了软化系数对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化系数较大时,采用弹塑性软化模型与弹脆塑性模型算得结果基本相同;对围岩变形及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松动区域范围;控制塑性区域出现时的临界支护压力在数值上与弹塑性区域交界处径向应力是相等的。
推荐文章
围岩弹塑性变形条件下锚杆、喷混凝土和U型钢的支护效果研究
开挖面效应
弹塑性变形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支护效果
剩余承载力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全过程解析
开挖面空间效应
虚拟支护力
围岩弹塑性变形
考虑剪胀效应的深埋圆形隧道围岩应变软化弹塑性解
非线性剪胀效应
应变软化特性
有限差分法
剪胀系数
考虑渗流及软化的海底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海底隧道
围岩
渗流
应变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弹塑性软化模型下隧洞围岩变形与支护压力分析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弹塑性软化模型 Hoek-Brown屈服准则 软化系数 围岩变形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722,7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俊杰 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254 3030 27.0 45.0
2 张威 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36 415 9.0 19.0
3 章荣军 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30 238 8.0 14.0
4 崔岚 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10 88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弹塑性软化模型
Hoek-Brown屈服准则
软化系数
围岩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