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明确与常山相似名称药材的正名,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方法 以谢宗万先生创立的中药品种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对常山、臭常山、土常山、滇常山、海州常山及白常山等相似名称的品种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利用文献考证与植物标本、药材标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常山等药材品种的基原植物古今大致相同,早期文献中对几种药材的名称并未作严格区分,造成异物同名相互混用.对名实不符的异物同名品,要根据它们本身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首先要恢复它们的本来面貌,按照本来固有的药名和药性功能去应用,即“统一药名”的原则是“一物一名”,使其标准化,以避免因异物同名而造成的混淆错用.结论 常山、臭常山、土常山、滇常山、海州常山及白常山属于不同的药物品种,为保证安全合理用药,在中医临床及中药材流通领域对此六种药材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分别其用,不应混淆.
推荐文章
《本草图经》药物杜衡的本草考证
杜衡
本草图经
本草考证
荚蒾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荚蒾
果实特征
传统中药
原植物
考证
紫珠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紫珠
原植物
考证
“海桐”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传统中药
海桐
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
植物形态
药用功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与常山相似名称药材的本草考证及鉴别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常山 相似名称 本草考证 统一药名 中药鉴别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2-5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56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4.04.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近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43 502 11.0 22.0
2 白宇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 18 6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山
相似名称
本草考证
统一药名
中药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