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的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比研究了曳力和湍流对超临界水流化床传热特性的影响,选取了Gidaspow、Syamlal-O'Brien和Wen-Yu三种曳力模型以及标准κ-ε、RNG κ-ε、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三种高Re数湍流模型及低Re数κ-ε湍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曳力模型中,Gidaspow曳力模型在超临界水流化床中更为适用;对于所采用的四种κ-ε湍流模型,利用三种高雷诺数湍流模型模拟所得床层与壁面间传热系数基本一致且大于采用低雷诺数模型模拟所得传热系数,而综合考虑,RNGκ-s湍流模型更适于超临水流化床传热特性的研究.
推荐文章
当量直径对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热力当量直径
水力当量直径
超临界水
流动传热
原生生物质在超临界水流化床系统中气化制氢
生物质
超临界水
气化
制氢
流化床
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特性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超临界水
流动传热
几何结构
特征距离lT
水物性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流化床系统中部分氧化气化制氢
超临界水
部分氧化
制氢
热力学
流化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曳力和湍流对超临界水流化床传热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临界水流化床 曳力 湍流 传热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7-24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友军 28 370 10.0 19.0
2 董旭斌 2 0 0.0 0.0
3 张天宁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水流化床
曳力
湍流
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1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