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川丹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便于工业化生产。方法:应用滴丸机生产川丹滴丸,以丸的圆整度、丸质量、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因素对比筛选最佳工艺。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3:1)为基质,液体石腊为冷却剂,将滴丸机制冷温度调至6℃、油浴温度调至82℃,药液温度82℃,滴盘温度88℃,滴距8 cm,管口温度调至50℃,滴速每分钟80滴,制得的滴丸圆整度好、重量差异小、溶散时间短。结论:优化的工艺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操作性,制备的川丹滴丸质量稳定,便于制剂生产。
推荐文章
复方丹芎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复方丹芎
滴丸剂
正交试验法
制备工艺
丹葛滴丸成型的工艺研究
丹葛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总丹酚酸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丹酚酸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复元活血滴丸成型工艺的优化
复元活血滴丸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丹滴丸的成型工艺与优化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丹滴丸 成型工艺 圆整度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7-16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小兵 3 5 2.0 2.0
2 李恒富 1 2 1.0 1.0
3 张小波 1 2 1.0 1.0
4 周忠汉 1 2 1.0 1.0
5 王世贵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丹滴丸
成型工艺
圆整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