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容提要] 司法实践中,对醉酒驾车犯罪的定性意见分歧较大,裁判标准也不尽一致,尤其是在醉驾造成多人死伤,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况下,因伤亡结果往往是犯罪行为人的连续冲撞行为造成,如何把握犯罪对象对定性的影响及死刑适用标准就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不特定多数人”入手,探讨“特定对象”对定罪的影响,并阐述了醉驾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死刑适用标准.
推荐文章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治理策略探索
食品安全危害
食品安全犯罪
治理策略
持有型犯罪探析
持有
控制关系
持有型犯罪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可靠性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
自然灾害
安全监控
灾害预警
我国涉油气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防控对策探讨
石油
天然气
犯罪
研究
法律
法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定的人也可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刑事审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攀 武汉大学法学院 12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