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构建以及表达鼠白介素6 (IL-6)受体融合蛋白.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鼠IL-6受体融合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质粒Bacmid上,重组杆状病毒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转染后收集重组杆状病毒,采用空斑实验检测第3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来确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在DH10Bac大肠杆菌中包装成功,并转染Sf9细胞后得到重组杆状病毒,第3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为5×107 pfu/ml,Western blot表明目的蛋白在Sf9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表达了鼠IL-6受体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IL-6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推荐文章
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IL-6和可溶性IL-6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冠心病
白介素-6
可溶性 IL-6 受体
Gensini评分
C反应蛋白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IL-6 mRNA在进展期结直肠癌低蛋白血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白细胞介素6
低蛋白血症
进展期结直肠癌
RT-PCR半定量法
Pellino 1、锌指蛋白A20、NF-κB P65及IL-6在胎膜早破中的表达及意义
胎膜早破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NF-κB
白细胞介素6
Pellino 1
锌指蛋白A20
腺性膀胱炎IL-6、IL-17和TGF-β的表达及意义
膀胱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
炎症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鼠IL-6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L-6受体 杆状病毒 蛋白表达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8-10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1
字数 3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际佳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84 364 10.0 14.0
2 任翠平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4 96 6.0 9.0
3 刁玉洁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4 4 1.0 2.0
4 杨菲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4 1.0 2.0
5 程海燕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4 24 3.0 4.0
6 平春光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 1 1.0 1.0
7 李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L-6受体
杆状病毒
蛋白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