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通过改变灌注套管与超声乳化针头的配套,缩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减少术源性散光。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年龄52~80岁,晶状体混浊2-3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 组46例(60眼),B组52例(60眼)。A组将(美国Bausch&Lomb公司) Stellaris超声乳化仪的3.2mm超声乳化针头更换为1.8mm的针头,但仍用原3.2mm灌注套管,将手术切口减小到2.2 mm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3.2 mm 传统同轴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观察随访,记录术后的裸眼视力、散光改变、超声乳化时间及能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相比,角膜散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术后第1周,A组裸眼视力好于B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和第1个月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超声乳化时间、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变灌注套管与超声乳化针头的配套即可将传统3.2mm手术切口缩小至2.2 mm ,既满足人工晶体植入的要求,又有效减少术源性散光,早期视力恢复快,前房密闭稳定,手术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