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可溶性碳(Dissolved carbon,DC)和颗粒碳(particulate carbon,PC)通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组分,在森林固碳功能的评价和模型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常因认识不足、测定困难等而在森林碳汇研究中被忽略.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DC和PC的组成、作用、相关生态过程及其影响因子,并展望了该领域应该优先考虑的研究问题.森林生态系统DC和PC主要包括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无机碳和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DC和PC是森林土壤的活性碳库,主要以大气沉降、穿透雨和凋落物的形式输入森林土壤系统,并通过土壤呼吸、侧向运输及渗透流失的方式输出生态系统.从局域尺度看,DC和PC通量受根系分泌、细根分解、微生物周转等生物过程的影响较大;从区域尺度看,它们受土壤和植被特性、生态过程耦联关系、气候因子以及全球变化的综合影响.该领域应该优先考虑:(1)探索不同时空尺度下森林生态系统DC和PC通量的控制因子及其耦联关系,揭示其中的驱动机理;(2)探索DC和PC与其它森林生态系统碳组分的相互关系及转化,阐明DC和PC通量与其它养分之间潜在的生态化学计量关系;(3)探索全球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如森林经营)和极端干扰事件(如林火、旱涝、冰冻、冻融交替等)对森林生态系统DC和PC通量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周转时间
温带森林
基于FORCCHN模型的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
碳通量
总初级生产力
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自然因素
森林经营
森林生态系统碳估测方法及展望
“双碳”目标
森林生态系统
碳估测
监测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森林生态系统可溶性碳和颗粒碳通量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无机碳 碳通量 碳循环 影响因子
年,卷(期) 2014,(15) 所属期刊栏目 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3-414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22703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忠林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20 143 4.0 11.0
3 王传宽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99 2393 28.0 4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7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无机碳
碳通量
碳循环
影响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